【线上分享会】这场灾难中,没有人是旁观者
回到项目首页 Previous Next
地球一援携手动漫IP倡导低碳交通 (2021年10月30日)今日,一幅名为《寻找绿色能量“秘籍”》的32米超长海报亮相上海人民广场。这是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联合网易《梦幻书院》共同推出的一项宣传活动,鼓励公众通过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Previous Next 海报画面节选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排放量大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4%。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为11亿吨左右,大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意见》强调了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并积极引导低碳出行的必要性。 野生救援全球项目主任John Baker表示:“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将在明天召开,作为至关重要的一次国际气候会议,野生救援期待COP26能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有雄心和可执行的有效路线图,并推动各国深入进行消费与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中国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展现了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力度,希望这也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样本。” 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随着小客车出行数量的增加,中国已有近60%的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拥堵,加剧了城市交通碳排放,城市交通中小客车碳排放已经占交通领域总排放的40%。“经过多年的宣传活动,公众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的认识,”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表示:“但还需要从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加强气候传播和公众倡导,弥补大家对于消费端助力‘双碳’目标的认知缺口,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多参与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和服务,把低碳意识转换为全民参与的气候行动。” 此次推出的《寻找绿色能量“秘籍”》海报采用了在青年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在线动漫《梦幻书院》中的IP形象。借由三位动漫人物从梦幻仙境来到现代城市的一段经历,将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发布的权威数据相结合,鼓励青年人从私家车或出租车转移到步行、自行车、公交、地铁等排放较低的交通方式,尽可能构建15分钟步行可达的生活圈,以及优选购买或使用电动化的出行工具等方式以减少交通带来的排放。这也是《梦幻书院》将动漫作品升级为传播和展示社会正能量的窗口的一次有益尝试。 《寻找绿色能量“秘籍”》海报还将陆续落地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此次活动是野生救援气候项目“地球一援”(EarthAid)持续开展的鼓励人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传播项目。“地球一援”旨在助力气候变化和减排议题主流化,让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使全民参与及助力气候治理成为可能。 了解 “地球一援”
问: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来源有哪些? 答:交通运输业是全球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仅次于电力和工业。[1] 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总量11亿吨左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0%左右,其中公路占74%、水运占8%、铁路占8%、航空占10%左右。[2] 问:什么是交通污染物? 答:2019 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1603.8 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 90%。其中,汽油车一氧化碳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超过 70%。[3] 问:什么是更健康的交通方式? 答:选择更健康的交通方式和进行科技改良可减少交通的负面影响,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颗粒物空气污染、噪音和伤害。增加身体活动还可减少肥胖、心脏病(包括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癌症。减轻空气污染可减少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减少噪音将防止听力丧失并减少社区矛盾。减少道路相关伤害将降低死亡和住院人数,减少痛苦。[4] 问:我们可以怎么做,才是聪明的低碳可持续的出行方式呢? 答:Avoid:避免不必要的出行。 [5] 在家办公,可以避免人均7吨通勤导致的碳排放。 在空气不好、极端天气、瘟疫时期,可以通过在家工作避免危害。 倡导15分钟生活圈,也就是以家为中心的1公里之内生活,有完善的教育、娱乐、养老、医疗、公共空间等基本生活设施,且提倡步行可达。 倡导职住平衡(其实就是上班场所离家近)、缩短通勤距离。幸福通勤距离=5公里。 Shift:出行从私家车或出租车转移到单位排放较低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自行车、公交、地铁等,或鼓励合乘。 骑行减少碳排放:虽然大部分骑行用于替代由步行和公共交通完成的短距离出行,但是部分骑行仍可通过取代私人机动车出行,每年减少约4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680万英亩森林一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骑行改善公共健康:适当的骑行时间和强度所带来的健康效益远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相对于不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共享骑行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方式,在全国35亿共享单车用户中,每年可以避免约6万人的早亡风险。 Improve:改善出行工具的能效或使用电动化出行方式,例如:购买和使用排放标准高、节能型车辆或电动车(最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主要是小汽车和出租车,可以减少至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 前往专题页 手机横放阅读 [1] 中国日报. 城市应制定气候行动计划:更高、更细、更明确 | 世界环境日 [2] 中国新闻网. 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总量10% 中国提出加快发展智能交通 [3] 生态环境部.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 [4] 世界卫生组织.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 [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版)》
“地球一援”倡导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公益大使王一博鼓励公众做“自带派” Previous Next (2021年6月8日,北京)今日,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共同发起“地球一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公众倡导活动”(简称“地球一援”减塑活动)。野生救援公益大使王一博为此拍摄了宣传视频和平面海报,并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鼓励公众做个“自带派”,通过自带水杯、餐具和环保袋等用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垃圾的产生。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数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有90%是一次性的或只被使用了一次,而全世界9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绝大多数塑料垃圾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环境中,污染土壤、水和空气。除了污染问题,塑料垃圾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是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环境法中心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塑料都由化石原料制成,从开采、运输、精加工、焚烧、填埋到分解,都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果塑料产业按照目前速度增长,到2030年,塑料的生产和焚烧将排放13.4亿吨温室气体,相当于295个500兆瓦燃煤电厂的排放量。 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助力中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2020年12月,野生救援创立子品牌——“地球一援”(EarthAid),聚焦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健康可持续饮食、绿色出行等低排放的绿色生活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公众倡导,鼓励人们以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地球一援|王一博《做个自带派》公益广告 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要明显减少”。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多个主体都积极行动起来。对于数量庞大的消费者来说,在成熟的替代产品尚未普及的情况下,重复利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是从源头减少产生一次性塑料垃圾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大家成为‘自带派’。” “地球一援”减塑活动是去年“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绿色生活”活动的延伸。在公益大使王一博的带动下,“餐桌上的绿色生活”公益广告在微博上获得了790万次观看,并有15万人参与了《搭配完美一餐》线上互动游戏,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做出自己的绿色生活承诺。此次减塑活动再次邀请王一博参与,通过充满时尚动感的视频和画面,将年轻人熟悉的生活场景与美丽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表达出自带水杯、餐具和环保袋这些“微小”的行动对人类共同的陆地、海洋和城市的“巨大”影响。野生救援与王一博一起在微博上发起#做个自带派#话题,邀请公众晒出自己的日常自带装备。 “我们接受一次性塑料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应当思考它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野生救援公益大使王一博说:“‘自带派’不仅是一个身份标签,也表达了一种态度:行动不分大小,每一份努力都值得鼓励。”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表示:“通过‘地球一援’减塑活动的传播和响应,我们期待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限塑政策,并关注减塑行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提升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意愿。” “ ‘地球一援’减塑活动为公众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环保行为选择,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期待更多人成为‘自带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地球。”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补充道。 “地球一援”减塑活动得到了北京奥美集团、北京观池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并将在迪岸双赢传媒集团、航美传媒集团、雅仕维传媒集团、外滩之窗、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路铁传媒、引力视讯地铁云窗、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展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益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销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米茶传媒有限公司、广州地铁电视、上海吉远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冠辰传媒(深圳)有限公司、上海钜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重庆言信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易试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环球少年地理》杂志等公益媒体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海口、福州、青岛等全国十余个城市投放。 创意:奥美互动咨询有限公司视频制作:北京观池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导演:吴桐摄影师:武海勇 了解 “地球一援”
“地球一援”携手王一博 从餐桌上开始绿色生活 (2020年12月28日)今日,由国际自然保护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发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技术支持的“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绿色生活”项目正式上线。青年演员、歌手王一博受邀作为野生救援地球一援公益大使共同倡导公众以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全球气候治理。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带来的威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和个人必须协助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这一背景下,“地球一援”应运而生。“地球一援”与“地球一员”谐音,既表达每个地球公民有权利享受大自然的丰厚馈赠,也有义务保护好地球、守护美好生态家园,用实际行动向岌岌可危的地球“施以援手”。“地球一援”的主要受众是具有全球视角和行动力的青年人。因此野生救援邀请青年演员王一博作为项目公益大使,通过他的参与鼓励青年一代积极行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做出一些改变并不是牺牲,”王一博说:“其实是一种进步和创新。无论选择哪种减少碳排放的方式,无论你能做到何等程度,每一份努力都值得鼓励。” 《餐桌上的绿色生活》公益广告 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表示:“‘地球一援’品牌活动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大力宣传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动员社会力量踊跃参与的一项具体行动,我们的目标是携手政府、机构、媒体、企业等合作伙伴,倡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力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一援’的口号是‘生动源自行动’,寓意健康、可持续、充满生机的共同家园,需要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付诸行动。” “我们的一日三餐与地球的未来息息相关,比如饮食习惯对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影响、浪费食物造成的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以及使用一次性塑料产生的问题等。”野生救援“地球一援”项目经理谢端端介绍:“通过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播放公益广告,以及在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区域投放海报进行传播,我们希望‘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绿色生活’项目能让公众关注到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与自己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还推出了科普读物《我爱我家的餐桌》和互动游戏《搭配完美一餐》,让大家在游戏中获得合理搭配膳食的科学知识,做出‘一起光盘’、‘出门自带杯’等环保承诺。‘地球一援’是一个长期的公益品牌,未来还会涉及绿色出行、支持生态保护修复等更多更广的领域。”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年食物浪费的碳足迹相当于排放33亿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表示:“此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尤其是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还有均衡饮食,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工作重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出一份力。” “地球一援·餐桌上的绿色生活”项目得到了首席社会化公益平台微公益和星光公益联盟、喜马拉雅、中国广告协会、奥美互动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观池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德高中国、迪岸双赢传媒集团、航美传媒集团、雅仕维传媒集团、外滩之窗、路铁传媒、华铁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引力视讯地铁云窗、上海碧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看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益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销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米茶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光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铁电视、上海吉远网络信息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员张宇等机构和个人的公益支持和大力推广。 了解 “地球一援” 创意:奥美互动咨询有限公司视频制作:北京观池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