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救援WildAid

WildAid

保护穿山甲纪录片《寻护者》今日首映 公益大使王一博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保护穿山甲纪录片《寻护者》今日首映 公益大使王一博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保护穿山甲纪录片《寻护者》海报 (2024年7月25日,北京)今天,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优酷在北京举办保护穿山甲系列纪录片《寻护者》首映礼,发布纪录片主题海报和片花。《寻护者》出品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斯萍、野生救援总裁兼全球首席项目官约翰·贝克(John Baker)、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阿里大文娱党委书记、优酷执行总编辑杨伟光、纪录片联合出品方优酷纪录片总经理韩芸出席了首映礼。作为《寻护者》中的主要人物,野生救援公益大使王一博、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孙松、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主任李成在首映礼上分享了拍摄纪录片过程中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呼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穿山甲保护,共同为中华穿山甲种群复苏点亮希望。《寻护者》分为上集“为爱穿山”和下集“点亮希望”,分别以“寻觅”和“守护”为主题展现穿山甲保护工作者们的真实故事。《寻护者》将于2024年7月29日和8月5日在优酷纪录片频道上线。

保护穿山甲纪录片

2024年暑期穿山甲保护升级四周年敬请关注穿山甲保护纪录片 coming soon… wildaid_ch_1c_reverse_print Created with Sketch. © 2024 WildAid. All rights reserved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发布,助力公众克服气候行动五大障碍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发布,助力公众克服气候行动五大障碍 《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封面 (2023年11月23日,北京)今天,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联合可持续发展及ESG咨询机构商道纵横(SynTao)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旨为普通人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出席发布会并致辞。13位来自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基金会、企业的学者和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和青年代表在发布会上进行了分享和圆桌讨论。每日经济新闻作为独家媒体发布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直播。   联合国将“气候行动”(climate action)列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认为社会各界“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激励公众开展气候行动,推动需求侧和消费端减排,野生救援和商道纵横于去年11月发布了《公众气候行动手册》,将公众划分为分成“气候潜力阶段”、“气候参与阶段”和“气候创变阶段”三大群体,并为不同群体推荐了总共60种个人层面的气候行动,帮助公众在日常中践行。今年,全球多地突破记录的高温,持续的暴雨,以及因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水、山火严重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凸显采取气候行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面对加剧的气候影响、新的生存挑战和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热点,野生救援和商道纵横在万科公益基金会和美团青山计划的支持下,以《公众气候行动手册》为基础撰写了《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以下简称《手册2.0》),着重分析阻碍公众采取气候行动的五大障碍,并为克服每个障碍提供了具体的个人行动方案。《手册2.0》中文版在第二届全球青年气候周(Global Youth Climate Week)期间发布,英文版将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发布。

这是一份参加大“帽”险的邀约,请查收

这是一份参加大“帽”险的邀约,请查收 这是一顶帽子。 一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帽子。 但它吸引了两只小猫! 现在,它变成了一顶有魅力的帽子。 《废弃渔网大“帽”险》纪录片截图 如果你看了昨天的推送👉🏻治愈系条漫连载|破解“黑暗岛”之谜,那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这顶帽子的主人究!竟!是!谁! 熟悉野生救援的小伙伴对这顶帽子一定不陌生,它经常以野生救援伴手礼的身份出现。今年夏天,野生救援海洋项目的小伙伴与SEE基金会的同仁们一起,来到海南和江苏,亲眼见证了这顶渔夫帽的“前世”与“今生”。点击视频,和野生救援开启这场大“帽”险之旅吧! 《废弃渔网大“帽”险》纪录短片 海洋中被废弃、遗失或以其他方式丢弃的渔具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世界上超过800 种海洋物种受到海洋垃圾的影响,并且还在持续增加,海洋塑料污染已被列为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在全球,野生救援的海洋项目已经帮助保护了8500多种海洋物种。前不久,野生救援海洋项目获得了由威廉王子设立的全球性环境大奖——“为地球奋斗奖”(The Earthshot Prize)。减少海洋塑料污染是野生救援一直关注的议题之一 ,曾联合公益大使王一博发起#做个自带派#活动,倡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野生救援海洋项目官员马江楠 据估计,每年丢失或被遗弃在海洋中的渔具超过64万吨,占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总量的十分之一,成为可怕的“幽灵渔网”。一部分废弃渔网分解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被动物吞食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中;但大部分的废弃渔网会漂浮在海洋中,或者缠绕于海底的礁石上,每年造成约13万只大型海洋生物死亡。大到座头鲸、小到绿海龟等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深受其害。 “借传播来保护(Conserva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是野生救援一贯的工作方法。2020年野生救援创立气候项目子品牌——“地球一援”,为要加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与关注,激励气候行动并促进消费端减排。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表示:“气候变化是一个宏观而抽象的概念,也是气候传播长期以来面临的难点。《公众气候行动手册2.0版》在上一版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拒绝高高在上的科学论断和眼花缭乱的数据堆砌,切实为大家提供充满趣味和冒险精神的气候行动秘籍。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气候行动英雄!” 商道纵横合伙人、副总经理郎华表示:“根据我们过往对于可持续消费的研究,超过50%中国消费者感知到了气候变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于气候行动也抱持很积极的态度。但在实际参与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消费者却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我们希望通过《手册2.0》的推出,扫除行为障碍,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并贡献全球气候行动。” 幽灵渔网 由出海渔民转为海南潭门港“渔网无弃”项目巡护员的林伯,现在每天早上6点来到海边巡逻,捡拾冲上岸的渔网,也负责收集渔民们的废弃渔网。和渔网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深谙幽灵渔网的危害:“做了40年的海,拖网我也搞过,一条渔网丢在海里,几千斤,对大海肯定破坏很大的。” 这也成为了林伯现在打捞和回收废旧渔网的动力。 巡护员林伯 长期关注废弃渔网等海洋环境问题的SEE基金会,从2021年开始探索社区参与的废弃渔网回收模式,为渔民社区提供公益支持。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废弃渔网回收的必要性:留在海里的废弃渔网,会将很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被动捕获,导致渔民的渔获物慢慢减少,海洋中幽灵渔网的存量实际与沿海渔民的生计直接挂钩。 英瑞特联合创始人胡鹏岩 长期关注废弃渔网等海洋环境问题的SEE基金会,从2021年开始探索社区参与的废弃渔网回收模式,为渔民社区提供公益支持。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废弃渔网回收的必要性:留在海里的废弃渔网,会将很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被动捕获,导致渔民的渔获物慢慢减少,海洋中幽灵渔网的存量实际与沿海渔民的生计直接挂钩。 为野生救援渔夫帽提供技术支持的浙江英瑞特公司联合创始人胡鹏岩,当年也是因为看到一张被渔网勒到血肉模糊的海龟照片,产生了用回收渔网来保护海龟的想法。 任何一种渔具,我们都要把它带出海洋。那么,被带出海洋的渔具,该如何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一些先行者已经做出了示例。 2019年3月中旬,国际排联与海洋保护组织“幽灵渔具”合作,正式启动“好网(Good Net)”项目,致力于从全世界的海洋中回收废弃渔网,经循环再利用后制作成可在全球各地社区排球运动中使用的排球球网。 “作为排球运动员,球网位于比赛的中心位置,也是我们快乐的中心。我热爱海滩,但当我知道,在海洋中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幽灵渔具’正在侵害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巴西排球明星吉巴说。 近年来,国际一线品牌也纷纷制定 5~10 年的使用再生材料承诺。对于消费者而言,用可再生材料制作的鞋服箱包既可满足可持续发展诉求,也可以彰显个性、顺应简单生活的新潮流。对于品牌而言,使用再生材料还能满足自身的ESG诉求,可谓双赢。 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型企业加入到“幽灵渔网”再生之旅的同时,与废弃渔网相关的法规及国际协定也在不断完善: 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渔具标识自愿准则”,采用标记所有渔网的方式,以减少丢失、遗弃和废弃“幽灵渔具”的数量; 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 《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在“强化渔具监管”一栏中强调“探索推进废弃渔具集中处置和回收再利用,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023年10月24日,我国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新增第五十七条:“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管理海域的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公众参与上述活动。”  今年的新增法规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上政府各部门需要组织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收集、打捞和运输”等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并支持公众参与。  帮助解决海洋中的“幽灵渔网”问题,公众可以做什么?相信看了视频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无论是亲身参与到沿海社区的渔网回收中、还是在消费时选择回收再生材料制成的衣物,抑或是为废弃渔网公益项目捐出一份善款,都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选择的海洋保护行为。

公益大使吴磊呼吁公众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传播活动北京启动

公益大使吴磊呼吁公众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传播活动北京启动 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公益传播活动发布嘉宾合影 (2023年9月21日,北京)“双碳”目标提出三周年之际,国际环境保护机构野生救援(WildAid)携手公益大使、青年演员吴磊,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中国环境报社联合发起“下一个气候行动你来定义” 公益传播活动,并在联合发起伙伴Discovery探索频道的支持下,于今日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发布活动主题海报和线上互动中心“气候行动灵感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春峰在发布会上开场致辞。野生救援全球首席项目官约翰·贝克(John Baker)、野生救援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出席发布会并发言。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吴磊在发布会上呼吁公众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分享了自己的气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