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生救援
野生救援(WildAid)是非营利国际环境保护机构,以“借传播来保护(Conserva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s)”模式,把拒绝消费濒危野生动物和绿色生活的理念传递给公众,从而推动人人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2005年野生救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于2017年成立北京代表处。
媒体联系人
田原
Tammy@wildaid.org
这是一顶帽子。
一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帽子。
但它吸引了两只小猫!
现在,它变成了一顶有魅力的帽子。
如果你看了昨天的推送👉🏻治愈系条漫连载|破解“黑暗岛”之谜,那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这顶帽子的主人究!竟!是!谁!
熟悉野生救援的小伙伴对这顶帽子一定不陌生,它经常以野生救援伴手礼的身份出现。今年夏天,野生救援海洋项目的小伙伴与SEE基金会的同仁们一起,来到海南和江苏,亲眼见证了这顶渔夫帽的“前世”与“今生”。点击视频,和野生救援开启这场大“帽”险之旅吧!
《废弃渔网大“帽”险》纪录短片
海洋中被废弃、遗失或以其他方式丢弃的渔具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世界上超过800 种海洋物种受到海洋垃圾的影响,并且还在持续增加,海洋塑料污染已被列为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在全球,野生救援的海洋项目已经帮助保护了8500多种海洋物种。前不久,野生救援海洋项目获得了由威廉王子设立的全球性环境大奖——“为地球奋斗奖”(The Earthshot Prize)。减少海洋塑料污染是野生救援一直关注的议题之一 ,曾联合公益大使王一博发起#做个自带派#活动,倡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据估计,每年丢失或被遗弃在海洋中的渔具超过64万吨,占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总量的十分之一,成为可怕的“幽灵渔网”。一部分废弃渔网分解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被动物吞食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中;但大部分的废弃渔网会漂浮在海洋中,或者缠绕于海底的礁石上,每年造成约13万只大型海洋生物死亡。大到座头鲸、小到绿海龟等海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深受其害。
由出海渔民转为海南潭门港“渔网无弃”项目巡护员的林伯,现在每天早上6点来到海边巡逻,捡拾冲上岸的渔网,也负责收集渔民们的废弃渔网。和渔网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深谙幽灵渔网的危害:“做了40年的海,拖网我也搞过,一条渔网丢在海里,几千斤,对大海肯定破坏很大的。” 这也成为了林伯现在打捞和回收废旧渔网的动力。
长期关注废弃渔网等海洋环境问题的SEE基金会,从2021年开始探索社区参与的废弃渔网回收模式,为渔民社区提供公益支持。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废弃渔网回收的必要性:留在海里的废弃渔网,会将很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被动捕获,导致渔民的渔获物慢慢减少,海洋中幽灵渔网的存量实际与沿海渔民的生计直接挂钩。
长期关注废弃渔网等海洋环境问题的SEE基金会,从2021年开始探索社区参与的废弃渔网回收模式,为渔民社区提供公益支持。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废弃渔网回收的必要性:留在海里的废弃渔网,会将很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被动捕获,导致渔民的渔获物慢慢减少,海洋中幽灵渔网的存量实际与沿海渔民的生计直接挂钩。
为野生救援渔夫帽提供技术支持的浙江英瑞特公司联合创始人胡鹏岩,当年也是因为看到一张被渔网勒到血肉模糊的海龟照片,产生了用回收渔网来保护海龟的想法。
任何一种渔具,我们都要把它带出海洋。那么,被带出海洋的渔具,该如何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一些先行者已经做出了示例。
2019年3月中旬,国际排联与海洋保护组织“幽灵渔具”合作,正式启动“好网(Good Net)”项目,致力于从全世界的海洋中回收废弃渔网,经循环再利用后制作成可在全球各地社区排球运动中使用的排球球网。
“作为排球运动员,球网位于比赛的中心位置,也是我们快乐的中心。我热爱海滩,但当我知道,在海洋中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幽灵渔具’正在侵害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巴西排球明星吉巴说。
近年来,国际一线品牌也纷纷制定 5~10 年的使用再生材料承诺。对于消费者而言,用可再生材料制作的鞋服箱包既可满足可持续发展诉求,也可以彰显个性、顺应简单生活的新潮流。对于品牌而言,使用再生材料还能满足自身的ESG诉求,可谓双赢。
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型企业加入到“幽灵渔网”再生之旅的同时,与废弃渔网相关的法规及国际协定也在不断完善:
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渔具标识自愿准则”,采用标记所有渔网的方式,以减少丢失、遗弃和废弃“幽灵渔具”的数量;
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 《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在“强化渔具监管”一栏中强调“探索推进废弃渔具集中处置和回收再利用,减少海洋微塑料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023年10月24日,我国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新增第五十七条:“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管理海域的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公众参与上述活动。”
今年的新增法规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上政府各部门需要组织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收集、打捞和运输”等处理体系并组织实施,并支持公众参与。
帮助解决海洋中的“幽灵渔网”问题,公众可以做什么?相信看了视频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无论是亲身参与到沿海社区的渔网回收中、还是在消费时选择回收再生材料制成的衣物,抑或是为废弃渔网公益项目捐出一份善款,都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选择的海洋保护行为。
野生救援(WildAid)是非营利国际环境保护机构,以“借传播来保护(Conserva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s)”模式,把拒绝消费濒危野生动物和绿色生活的理念传递给公众,从而推动人人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活方式。2005年野生救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于2017年成立北京代表处。
田原
Tammy@wildai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