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援”是野生救援WildAid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项目,聚焦健康可持续饮食、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支持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公众活动,鼓励每个人以实际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联合国数据显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塑料有90%是一次性的,而一个塑料袋需要1000年才能降解。每年至少有800万吨塑料制品流入海洋,相当于平均每秒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中。野生救援致力于通过科普和宣传,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国家的限塑政策,提升公众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意识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意愿,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和社会创新,降低社会对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依赖。

健康可持续饮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导致自然栖息地被转变为农业用地的主要动因,农业用地的增加主要是用于生产粮食和肉类。改变我们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野生救援自2015年起,多次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权威机构合作开展科普宣传项目,倡导公众为了自己和地球的健康,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选择营养均衡、膳食平衡、食物种类多样的健康饮食方式;多吃本地、应季食物;减少食物浪费,践行光盘行动。

 

绿色出行

野生救援鼓励人们多尝试步行、骑行、地铁、公交等多元化的绿色交通方式,让我们的城市天空回归蔚蓝。2011年至今,野生救援制作了多部绿色出行公益广告,并多次荣获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管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节能中心等单位举办的绿色出行公益宣传大赛奖项。2017年国家节能周,野生救援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节能中心在北京共同主办“一起骑7天”公众绿色出行活动,共有30万人参与。

《生动源自行动》地球一援品牌片

合作伙伴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我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同时也是经民政部认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基金会于2012年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批准为缔约方会议观察员机构;2013年、2019年先后被民政部评定为4A级基金会;2015年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中国民促会)是一个全国性、非营利性、联合性、自愿结成的独立社团法人。1992 年经原外经贸部(现商务部)批准成立,1994 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民促会共有国内会员 146 家。中国民促会 2007 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特别咨商地位。中国民促会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带动会员单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灾害管理等各类公益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落实社会责任,夯实合作的民意基础。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是引领国际消除饥饿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目标是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确保人们能够定期获得充足的优质食物,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粮农组织拥有超过194个成员国,并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

"工具书"

这是一份剖析气候行动障碍的“诊断书”,是一张帮助认识气候行动潜力的“路书”,是一期提供气候行动解决方案的“人间指南”,是一本记录了真人真事的“成长日志”,帮助青年一代扫清行动障碍,找到行动灵感。

© 2020野生救援(美国)北京代表处 版权所有
ICP证: 京ICP备2020036688号-2